夏季,在高達60多度的瀝青路面上行駛,我們是否需要降低胎壓來防止爆胎?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又能否用眼觀腳踹的方法來檢測胎壓?相信,對于胎壓的認識,大多車主僅了解皮毛,又或者他們認為原車自帶了胎壓監(jiān)測,如果出現(xiàn)問題會自動報警。其實,胎壓的正常與否對于行車安全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車主需要養(yǎng)成檢查胎壓的習慣。
胎壓為何那么重要?
胎壓過高和胎壓過低都會對行車安全造成危害,胎壓過高時,輪胎與路面的接地面積變小,不僅會使輪胎抓地力減少(尤其在濕滑路面時,會影響制動距離),也會造成輪胎中間的磨損速加快,導致輪胎磨損不均勻。另外,輪胎氣壓過高會使輪胎太硬,其減震效果變差,乘坐舒適性變差。
而當胎壓過低時,會成為爆胎的首要元兇。這是因為胎壓過低時,一方面會造成輪胎和地面的摩擦系數加大,從而產生過熱,二方面會造成胎側橡膠簾布中的鋼絲在輪胎滾動到下方時受壓變形過大,在輪胎滾動到上方時鋼絲在彈性和張力的作用下又要恢復原位,這種反復地變形就好比你那一截鐵絲在手中反復快速折疊會產生高熱一樣,當某點的熱量超過了橡膠的耐熱程度,橡膠就會軟化并在壓力的作用下穿孔,輪胎內的高壓會從這一點高速擠出從而使孔洞迅速擴大,這就是爆胎。有數據表明,一般爆胎,胎壓過低的原因占絕大多數。
誤區(qū):夏天降低胎壓能預防爆胎?
我們曾做過這個測試,通過實測證明,當車輛以60-80km/h的速度在約50℃的路面上行駛20公里后,輪胎胎面溫度基本達到了平臺溫度,繼續(xù)行駛溫度不再升高。而當輪胎溫度達到平臺溫度后,四個輪胎的胎壓平均值由冷態(tài)的2.1BAR上升為2.25BAR。也就是當輪胎胎面溫度上升10℃,胎壓就上升0.057BAR。此結果和我們在網上查詢到的“當氣溫每升/降10℃的時候,胎壓也隨之升/降0.07-0.14BAR“的說法相符。
實測結論:在夏天里,輪胎氣壓在車輛行駛時會上升0.2-0.3BAR,而一般家用轎車的輪胎在正常使用的時候一般都不會達到安全胎壓極限值,因而也不存在因為氣壓過高導致爆胎的問題存在。
查看輪胎安全、胎壓極限的方法:
要了解我們使用的輪胎的安全胎壓極限,我們可以在輪胎側查看上面標注的小字。胎側眾多的標識除了標注我們常見的生產日期、輪胎尺寸、載重指數以及速度等級外,還會用小字標注輪胎的胎體結構以及以及使用注意事項。其中就包括我們要了解的輪胎的安全胎壓極限。
誤區(qū)2:眼觀腳踹能判斷胎壓?
相信10個車主有9個都曾試過這個動作:蹲下來用眼睛看看,或者用腳來揣一下輪胎,感覺貌似這樣就能知道輪胎氣壓夠不夠。其實,這正是檢查胎壓的一個誤區(qū)。
眼觀和腳踹并不能準備判斷輪胎胎壓值的變化,除非胎壓值低于1.5BAR,視覺上還可以大致判斷,腳踹的感覺則不太明顯(力度較大的男性車主除外);而當胎壓值在2.0BAR—3.0BAR時,視覺上不太直觀,腳踹感覺也并不明顯。也就是說,不借助儀器,車主是很難判斷出輪胎胎壓是否處于正常水平的。盡管我們還是聽說過有些老司機的確能通過類似拳打聽聲音的方式來判斷胎壓,但對于一般車主來說,就別指望自己真有這本事了。
如何監(jiān)測胎壓是否正常?
對于胎壓監(jiān)測,有些原車是已經自帶了胎壓監(jiān)測,如果出現(xiàn)問題會自動報警,不過大多簡易安裝的TPMS,都是在胎壓出現(xiàn)異常的情況下報警,并且有些裝置不能查出是胎壓過高報警或是胎壓過低而報警,對車主來說,使用并不方便。所以,如今的主流是需要入侵汽車應用端,通過手機來檢測胎壓是否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