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車市在經過2001年預熱、2002年火爆和2003年井噴之后,與“冬天”不期而遇。2004年4月以來汽車銷量出現明顯下滑趨勢,進入5月后,車市幾乎冷到了“冰點”,以致全國汽車庫存量突破了歷史紀錄。
在一片蕭瑟的氣氛里,猜測四起。各種媒體紛紛報道汽車業(yè)進入冬季,預言車市即將遭遇“冰川時代”。整個車市籠罩在一片黯然的迷霧之中,辨不清方向。
為了摸清目前真正的市場態(tài)勢、探詢車市今后的出路,7月1日,由解放日報·汽車周刊發(fā)起、上海市汽車銷售行業(yè)協(xié)會牽頭,邀集滬上汽銷行業(yè)多位知名人士舉行了一次“非常時期”的“圓桌會議”,企望用事實來驅散近期以來彌漫于車市的疑云。
誠如上海市汽車行業(yè)協(xié)會商錦書秘書長所言,今年以來全國汽車銷售行業(yè)平均銷售額降幅已經達到20%。而在這20%的背后存在的原因卻是多種多樣、十分復雜的。與一些悲觀的論調不同,參加“圓桌會議”的一線經銷商們對于目前低迷的銷售形勢并不流露出多少悲觀情緒。他們不但對導致全國汽車銷售整體下滑的原因透析明了,對現狀認識清晰,更對汽車行業(yè)的短期上揚充滿希望。
車市是國民經濟晴雨表
中盛總經理周忠偉:汽車產業(yè)占我國GDP比重越來越大。從中央到地方政府,全國上下對于汽車產業(yè)都予以充分的重視,可以說汽車市場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F階段國家正用宏觀調控抑制經濟過快、過熱的發(fā)展,汽車業(yè)受到影響是不可避免的,出現暫時低迷也是不奇怪的。
中進總經理沈偉杰:目前車市出現的低迷狀態(tài),是由兩方面因素促成的。一方面,國家宏觀調控,以求過熱發(fā)展的經濟軟著陸,銀行貸款被限制了;另一方面,汽車廠商齊齊加碼上產能,汽車年產量迅速膨脹。在大部分消費者還未具有一次性付款能力的情況下,這兩個因素必然造成車市的低迷。但顯然,這是非常時期的非?,F象,不必為此驚慌失措。
車市面臨“成長中的煩惱”
怡通銷售總經理裘文才:我認為,現在出現的車市低迷形勢是“井噴”之后的正常反映,完全符合市場發(fā)展規(guī)律。而且,從實際的銷售數字來看,雖然銷售增長率下滑,但總的基數卻大了很多。這說明我們的車市是在不斷成長的,現階段可以說是市場在連續(xù)高速增長之后出現的盤整,是“成長中的煩惱”。
同時,因為汽車在國家GDP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政府沒有理由限制汽車業(yè)的發(fā)展,也不會抑制汽車消費。目前,中國馬路上的汽車還是太少,國內汽車千人擁有量排在世界許多國家后面。因此,中國汽車還遠沒有達到一些人所說的趨于平穩(wěn)的時候,中國的汽車市場還將進一步成長,大踏步地發(fā)展。
車市起伏,有高潮必有低潮
周忠偉:目前盡管出現了汽車消費的低迷狀態(tài),但消費者對汽車需求卻依然沒有減少,相反潛力巨大。這從消費者對牌照走勢的關心、對汽車價格的關注中都可以看出來。之所以出現市場疲軟,是因為消費者需要汽車的同時,卻正在以從未有過的理性態(tài)度挑選自己的汽車。而這股潛伏的熱流一旦噴發(fā),必將勢不可擋。因此,低潮過后我們可以預見下一輪的高潮。
裘文才:除了局部現象調控的滯后效應,放貸規(guī)模的速度緊縮以外,前幾年的片面強調刺激消費、提前消費也加劇了目前的銷售下滑趨勢。加之部分媒體火上加油,負面炒作,形成一種誤導,造成消費者在心理上的壓力,難以下決心買車,因此造成持幣觀望、隔岸觀火。
從全球來看,只有日本汽車市場出現過1年50%以上的高增長率,中國已經連續(xù)3年出現驚人的高增長率,現在市場出現回落也是很正常的。在“盤整”之后,車市仍然會出現上揚的曲線。從一些國際汽車業(yè)巨頭紛紛將戰(zhàn)略重心放到中國市場的開拓上,我們可以看到外國廠商對中國潛在市場的信心。
雖然,市場大環(huán)境出現了整體下滑的趨勢,但是這些一線的經銷商卻個個對于市場的起伏規(guī)律眼明雪亮。在這個特別的“圓桌會議”上,他們提出的逆勢下的“求生之策”,更是一條條實戰(zhàn)中的的金科玉律。
車市低迷,企業(yè)應自覺洗牌
裘文才:在目前形勢下,汽車銷售商、汽車生產商,乃至整個汽車行業(yè)都將面臨重新洗牌。與其被動“洗牌”,不如自覺“洗牌”,主動迎戰(zhàn)。
對于銷售商而言,應該著眼于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能力,而不是盲目擴張,被不堪重負的資本投入壓垮。另外,應該理順資本結構與人才結構,利用市場低迷期,對員工進行培訓,提高員工素質,實現從人力資源到人才資源的轉變。
華星市場部總經理趙繼延:從1955年開始,中國汽車行業(yè)已經經歷了6次潮起潮落,而每次市場下滑后,銷售絕對值比下滑前都有所上升。因此,我們盡可以用平常心來看待目前市場的低迷,同時把銷售低迷期作為自我調整期。在目前形勢下,品牌并不在于多而在于如何做好,我們應該拿到一個品牌就做好一個品牌。如果有能力發(fā)展多元化經營的話,綜合性的品牌銷售更能夠規(guī)避市場的風險。
服務是逆勢求生的法寶
寶鋼汽貿副總經理徐憲成:在汽車銷售“井噴”之時,大家都沉浸在喜悅之中,汽車銷售行業(yè)存在的諸多問題被包裹得嚴嚴實實。如今出現市場下滑,汽車行業(yè)長期以來存在的弊病就“水落石出”了。從某種意義上說,也給了我們反思的機會,特別是在如何改進服務上。以寶鋼汽銷為例,雖然目前我們的實際用戶少了,但經過員工綜合素質的培訓、服務質量的提高等一系列自我調整之后,我們發(fā)現我們的潛在用戶卻在上升。一旦冰封期過去,我們就能很好地適應新的形勢。
裘文才:目前形勢下,作為銷售商,我們的工作導向應該從產品轉移到資源、服務。資源緊缺的時代一去不返了,誰能緊緊貼近消費者,誰就能站在行業(yè)的前頭。我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調整人才結構,改進銷售“工具”,扔掉“鋤頭”引進“拖拉機”。我們怡通武寧路店就在“黑色五月”創(chuàng)下了有史以來的銷售最高紀錄,成為一片“黑色中的亮點”。由此證明,經銷商用自覺洗牌來迎接挑戰(zhàn)是完全可行的。(黃蕾)
解放日報